【编者按】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报道《两会e事厅》全媒体访谈。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会主委、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走进演播室。她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的要求,结合江苏实际和发展要求先行先试、破解难题,多举措深化住建领域改革,为全国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经验”。
总书记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奋进蓝图,也为江苏的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标定了时代方位,提供了根本遵循。再次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心情非常激动。总书记的每一次问询、每一句嘱托,都凝聚着对群众的深切关怀、对民生的深切牵挂,更加激发我们“挑大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一定以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进取、脚踏实地,加快“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行动步伐,以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多举措深化住建领域改革贡献更多“江苏经验”
总书记鼓励江苏“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住建部门是重要的经济和民生部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始终与时代发展和群众期盼同向而行。当前,住建行业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对住房城乡建设重点改革任务做了部署,一方面,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改革目标任务;另一方面,也将勇于直面工作中的矛盾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研究、系统谋划,结合江苏实际和发展要求先行先试、破解难题,落实总书记“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要求,为全国深化住建领域改革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聚焦住房和房地产领域,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做好四件事:一是处理好保障和市场、存量和增量、当下和长远的关系,科学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二是不断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供不同面积、价位、高品质住房产品,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健全住房保障体系,针对住房困难、收入困难、新市民等不同人群分类施策,增加各类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四是稳步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优化房地产全过程监管,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型,向房屋全生命周期服务拓展,促进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聚焦城市建设领域,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两方面工作重点,一是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二是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方面,着重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系统性谋划城市更新目标任务、制定城市更新规划计划。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更新改造模式,推动形成多元化投入、多主体参与、多渠道融资的可持续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在有序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重落实中央《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推动城市住区、基础设施等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这两方面工作的推动都离不开城市建设、治理、运营体制的改革。为了更好地引领推动改革,鼓励基层探索实践,经中央批准,江苏即将启动“江苏省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示范”,我们将结合这项示范创建,一体推动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三,聚焦建筑业领域,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建筑业是落实总书记要求的重要领域。重点做好几件事:一是提升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坚定不移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新兴技术推广应用,推动省内建筑企业特别是头部建筑企业加大技术投入,积极推进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加快建筑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培育和发展。二是搭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平台载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鼓励不同类型企业间合作,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申报,各方面反应积极。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和引领。今年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省级财政专门拿出一笔钱,支持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通过持之以恒努力,不断提高建筑业的科技含量,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开辟建筑行业发展新赛道,保持“江苏建造”品牌含金量。
聚焦民生需求 推动老旧小区变身宜居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住建工作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供气供水、生活污水处理、住房、停车、垃圾收集处理、园林绿化等,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今年省政府明确的民生实事项目,住建部门牵头的就有5项任务,老旧小区改造就是其中一项,省政府已经连续8年将其列入民生实事项目。
江苏的老旧小区改造启动早,到去年底,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约1.56万个,总惠及居民约530万户,全省超过1600万城镇人口受益。5日下午,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十分关心老旧小区改造和基层社区治理,特别关心一老一小服务,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高质量完成今年明确的74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住宅小区改造的目标,推动老旧小区变身宜居家园。为了确保工作实效,我们坚持三个方面原则,一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引导支持居民参与小区改造的设计、建设、监督、管理,改造什么、怎么改造、改造的效果好不好,充分听取和尊重居民意愿,努力构建政府、居民、建设单位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格局。二是尽可能优化方案完善设施,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优化完善房屋建筑和小区环境的改造方案,推进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完善一老一小最需要的配套设施,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三是坚持改造与管理并重,做好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在维护和管理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基层社区治理转型,注重改进物业管理服务,让改造成果能够持续造福居民。
提升住宅工程质量 建设高品质“好房子”
“好房子”是这几天大家热议的关键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用了四个关键词来形容“好房子”,即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我相信这也是广大居民对自己心目中“好房子”的期许。
如何更好地推动“好房子”建设,江苏一直走在前。去年以来,江苏高度重视住房品质提升,在省委省政府直接关心推动下,我们在全国率先系统性推动改善型住宅建设,出台规划建设政策、设计与建造导则、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工程质量管理以及个性化装修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各地也积极加快改善型住宅建设,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在建改善型住宅项目共计208个,实现了13个设区市全覆盖。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住宅常见的质量通病,我们计划在全省组织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将今年作为“住宅工程品质提升年”,以改善型住宅为引领加快建设更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一是提升住宅设计服务,从户型设计、空间优化、材料选用、定制装修等方面提升住宅性能品质,更好满足居民的多样化住房需求。二是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实施精益建造,做好施工与设计的协同深化,对“渗、漏、鼓、裂、堵”以及隔音差等质量多发问题,在深化专项设计的同时细化施工防控措施,严格工序管理,加大质量抽查抽测力度。三是严格质量验收,鼓励在隐蔽工程验收以及交接验收、分户验收中推行可视化管理,加强工程实体质量查验,严把竣工验收关。四是强化社会监督,深入落实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积极推广“业主预看房”“业主开放日”等活动,邀请业主实地查看所购房屋实体质量,共同发现质量缺陷并及时整改,让业主放心。
我们希望以改善型住宅建设为样本,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所有住宅工程都能建成群众认可、满意的“好房子”。也恳请广大观众朋友多监督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这项工作。
文章来源: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END—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