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分会在重庆召开全国工程勘察质量与安全问题剖析技术交流会
最新动态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分会在重庆召开全国工程勘察质量与安全问题剖析技术交流会
2025-11-262

11月21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分会主办、重庆市勘测院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工程勘察质量与安全问题剖析技术交流会暨质量与安全工作专班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聚焦工程勘察领域的质量安全痛点,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工程勘察行业技术创新应用发展新路径,为行业“十五五”规划编制谋篇布局。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朱长喜,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工程勘察分会会长徐宏声,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设计与绿色建筑发展处副处长叶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工程勘察分会秘书长宁俊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张建,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冯暑等出席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现场同步进行,专班成员及全国勘察设计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会。会议由工程勘察分会副会长、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顾问岩土总工程师何平主持。

朱长喜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工程勘察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与行业深度调整的双重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勘察质量与安全不仅关乎单个工程的成败,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运行韧性乃至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落地实效。他对本次技术交流会聚焦反面案例、推动经验共享的创新做法给与肯定,指出这是直击行业技术痛点、强化底线思维、提升整体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举措,体现了行业协会的责任担当与专业引领。他强调,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根本原则,坚决杜绝因勘察失误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他呼吁全行业打破信息壁垒,敢于正视问题、复盘教训,将每一次事故转化为制度完善和技术进步的契机。朱长喜表示,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反映行业诉求,推动政策协同与标准优化,引导企业夯实技术根基、强化全过程责任意识,切实把勘察工作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部署之中,以高水平勘察服务支撑高质量工程建设,为建设安全、绿色、智慧、韧性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贡献勘察力量。

叶强在致辞中强调,勘察设计是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核心环节。面对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和“双碳”目标下的新要求,行业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不规范操作、技术误判等问题。此次交流会聚焦典型事故案例,既是技术复盘,也是责任提醒,对推动重庆乃至全国勘察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勘察分会副会长,重庆市勘测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秋代表承办单位致辞。

会上,徐张建以《几种特殊的黄土地基病害及勘察注意问题》为题,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平以《重庆地区基坑、边坡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为题,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夏群以《某基坑工程依托第三方监测排除重大质量安全隐患》为题,河北省工程勘察大师聂庆科以《沉降治理、地下水渗漏及边坡灾害事故案例分析》为题,陕西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继文以《西安地区工程项目质量问题技术剖析》为题,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会哲以《地下水浮力诱发工程质量问题的探讨》为题,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与信息化部副总经理刘海军以《成都膨胀土基坑事故及结构上浮事故案例分析》为题,重庆市勘测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成涛以《重庆某顺向高边坡溃屈变形案例》为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八位专家立足各自实践,覆盖黄土、膨胀土、山地岩质边坡、软土基坑等多种地质环境,横跨勘察、设计、施工、监测、运维全链条,既有对技术细节的精准把控,也有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视。报告不仅还原了事故背后的复杂成因,更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管理经验,为与会人员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实践指南。

徐宏声在总结讲话中对质量与安全工作专班自成立以来所开展的扎实、务实且富有成效的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工程勘察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地质条件与工程需求作出科学、精准的判断,既基于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更离不开对失败案例的反思与复盘。本次交流会聚焦典型质量安全问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推动经验共享,形式新颖、内容务实,尤其对年轻工程师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介绍了协会正在推进的《工程勘察行业转型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2025—2035)》,对未来十年行业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核心任务与实施路径提出了系统性构想,提出了“推进岩土工程一体化服务”的核心转型路径。徐宏声强调,协会将于明年全面启动《工程勘察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引》的宣贯工作,通过广泛宣传、标准引导和制度建设,持续推进行业规范化、专业化、责任化发展,助力勘察行业在转型关键期实现质量与效益双提升,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可靠的工程勘察支撑。

—END—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